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科教

成都的高校朋友圈:校院企地合作走进西安 

发布日期:2018-06-05 | 来源:腾讯大成网 
核心提示:作为提升城市产业能级,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抓手,成都提出到2020年底,要建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实现这一过程既面临挑战也更充分机遇。今天,成都主动对接,即将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进行深度合作,必将促进校院企地创新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北大、清华、浙大……近年来,成都市合作的高校逐渐增多,可以说“高校朋友圈”越来越大。这背后,其实是成都产业功能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校院企地合作的全新伙伴关系——涉及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运营管理、招商引资等更深层次合作,按照市场规则打造利益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形成一种类似“事业合伙人”的全新伙伴关系。


         作为提升城市产业能级,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抓手,成都提出到2020年底,要建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实现这一过程既面临挑战也更充分机遇。


         今天,成都主动对接,即将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进行深度合作,必将促进校院企地创新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成都积极对接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


        初步探索形成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当下的成都经济发展迅猛,拥有天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8万亿元,以8.1%的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二位,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球62位。


       近年来,成都市先后由有关市领导率队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市域外重点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2所市域内主要高校,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通信集团等2家央企调研,逐个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以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域内外高校院所积极响应,成立专门负责对接的办公室,确保了校院企地合作的全面展开、强力推进。


       今年1月,成都出台了《成都市深入推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构建目标导向的共建共管和收益分成机制、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育共同推进机制、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互动规划机制、企业培育与成果转化协同机制、产业合作与国际交流互助协调机制等“五大机制”,并分别制定了《专项工作责任分工表》(市级部门、产业园区、校院企),形成了以《方案》为统领的“1+3”专项工作推进体系。


       截止目前,成都市已经对接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省企200余家,拜访接洽校院企800余批次,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高校、院所、央企、省企达成签约项目227个,奋力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


       成都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构建目标导向的共建共管和收益分成机制


       据悉,为了更好的推进高校院所与地方区域的融合,成都市制定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支持校院企地合作共建园区管委会或管理公司;优化产业功能区及园区管理服务职能,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收益分成机制,形成与服务产业发展挂钩的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就上演了这样一场生动的实践:以斯坦福+硅谷校地合作模式建设国际菁蓉创新中心,突出利益共享,探索共建共管机制。在共建方面,合作共建成电国际创新中心,投资5.4亿元,占地135亩,内设6个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个跨学科特色研究中心。在共管方面,双方共同设立理事会作为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合资成立运营公司,负责中心载体运营、科技服务、国际化等工作。在共享方面,按一定比例对电子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补贴,同时学校向中心投入的科研设备对高新区内企业开放共享。


        而天府新区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项目,则是由政府和学校按照4比6的股权比例共同设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事宜。天府新区与清华大学共同设立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项目,由政府和学校共同成立“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管委会”,实现项目的共建和共管。同时支持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和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实现人才“打通”使用。


        据了解,成都校院企地融合发展的合作重点,将把产业功能区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主战场、主阵地,聚集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大力支持成都市六大新经济形态”,加快构筑“七大应用场景”。


        破除制约校地协同创新桎梏


        创新创造的成都活力正不断增强


       成都拥有高校56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965家,近年来更是引入斯坦福、北大、清华、哈工大、北航、中科院等国内外一流科教资源,共同推动校院地协调创新在蓉全面开展。有着如此丰沛的科教资源,如何变科教“资源”为创新“资本”,用专利激活创新源泉,成都还在不断“试水”。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与西南交大采取共同投入的形式建设2000平方米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简阳市与四川能投按照1:9比例共同出资实施简阳空天产业园项目;温江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共同组建成都中医大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设立健康产业天使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共同管理和运营,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项目都是一个个生动的实践。


       除此以外,为了深入推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成都还成立了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推进小组,专门研究解决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重大问题,并要求各区(市)县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形成细化落实措施,强化责任落地,并建立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将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采取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新模式建设升级产业园区,是改变传统外延式发展道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破冰之举。”成都市相关领导表示,校院企地合作关系的升华,促使成都创新创造的活力在不断增强,也为成都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添砖加瓦。

比一比哪家护士最靓丽!

一身飘然的白衣,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 …

胡志强书记赴高陵区督查调研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9月21日,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胡志强赴西安 …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