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科教

【陕西科技40年】见证改革 创造历史

发布日期:2018-11-19 | 来源:陕西日报 
核心提示: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未来。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时代洪流里最值得称颂、礼赞的群体之一。


b17a0484365ef1a3106a1fbfbc1a3298.jpg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鼓励创新创业,着力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已经形成了以人才引领航空硬科技发展的特色化标识。 记者 刘强摄(资料照片)

52603f6fc2350215c152667533a24c2d.jpeg


2013年1月4日,西安高新区的一家3D打印体验馆内,工作人员展示“打印”出来的头像模型。这是全国首个3D打印体验馆。 记者 刘强摄(资料照片)


当牛顿被苹果砸中,万有引力开始生根发芽;当伽利略举起望远镜,浩瀚的宇宙开始掀开神秘的面纱……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未来。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时代洪流里最值得称颂、礼赞的群体之一。 


11月15日,记者翻阅手中的《陕西科技志》和《陕西科技年鉴》,思绪随着书页穿越到1978年。当改革的春风吹到黄土地,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顶层设计加快设立和完善: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举措,同意恢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成立陕西省科学院。同年底,省物理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等13家科研机构也获得批准。 


陕西科研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西北大学王永焱等就黄土第四系分层、地貌特征等问题提出系统见解,受到国内外地学界高度评价;大荔县民办小学教师史丰收创立“快速计算法”,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破格录取…… 


纵观40年发展历程,我省在民生科技、基础研究、自然科学等各领域亮点频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首次”成为高频词汇。 


本期我们将通过讲述几位科技领域代表的经历,来反映我省40年来科技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们是奋战在科技战线上的普通一员,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者与参与者。他们的经历与奋斗,体现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需求中的责任担当。 


a0ba7adce18f6151d7337dbc4197e8f4.jpeg

记者 刘强摄

9c2f4d7e43a53bc17bb2419f35963cd0.jpeg

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首款基于国产飞腾CPU的嵌入式自主可控COME模块,实现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国产化。    记者 侯燕妮摄


与时代携手同行 


改革开放带给国人的,除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还有心灵的开放和观念的解放。 


初尝改革甜头的侯宗科憋着一股劲想干出一点名堂。1991年,岐山县领导找到他说:“国家民政部下达科技企业扶助项目,我们不能白白丢了这个机会,你对造纸厂进行改造升级,一定要争取这个项目。”在次年召开的全国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上,侯宗科提交的关于引线纸特种纸技术的合作项目通过评审,并获得65万元技术改造项目专款。造纸厂迁往宝鸡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踏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建厂房、买设备,侯宗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成功让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张平在部队大院里出生,自小听着军号长大。家国情怀在他脑海里是形象具体的。在外企工作近10年,他发现在这个领域全球排名靠前的企业基本上都被欧美国家垄断。“为什么国内没有一家嵌入式计算机领军企业?”他每天问自己这个问题。嵌入式计算机的应用涉及军工、智能制造、通信网络、能源交通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覆盖范围广、需求大。 


“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自主可控’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素。”张平觉得自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2014年,我和三个好友联手创立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军工领域,因为军工领域对技术的领先性要求高,同时是急需保障信息安全的领域。”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成熟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这款设备基于国产化的飞腾主板,配有国产麒麟操作系统,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 


正是无数个这样生动鲜活的个人,让这场中国奇迹的肌理和褶皱变得清晰可感,彰显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形成国家前行的强大合力。 


这每一项技术和每一个创新都记载在历史里,像星星一样镶嵌在陕西科技发展的浩瀚夜空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见证着三秦父老勤劳勇敢、创新进取的执着追求,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付出的不懈努力。 


新征程 再出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长为3.9亿元资产的高新科技型企业,生产各类纸基功能材料超过30种,产品远销国内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市科技成果奖5项,填补国内空白4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10项。


“我国目前很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需要真正有开创性、突破性的创新。当前社会需要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政府、企业、社会要创造一种更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让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有充分的自由发挥才干、创造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邓明科说。


历经8年,邓明科成功配制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高延性混凝土。传统房屋在砌完墙后,只要在表面抹上一层高延性混凝土,就好比给房屋穿上了“铠甲”,能抗10级地震。这项技术已取得78项专利,形成7项地方标准。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在300多栋中小学校舍的加固工程中。


“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而是单纯的人力重复,是不可能让企业价值得到成倍提高的。这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所在。”邓明科说,“能复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未来,他会把目前在危房加固领域遇到的新问题逐步解决,并形成经验推广出去,让产业化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


11月8日,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在西安开幕。主办方希望通过会议平台加强交流沟通,促进我省与硬科技相关的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扩大硬科技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把陕西的科技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在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陕西已经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再接再厉,再创辉煌。记者 侯燕妮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