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三农

80后小伙种吊瓜捧回全省脱贫攻坚奖

发布日期:2020-11-23 | 来源:西部网 
核心提示:从昔日贫困村走出的打工仔,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仅仅用了7年,便带动村民种吊瓜,从最初的89亩种植面积到目前的上万亩,产值突破3000万元。


6448b70efdc7f58a81b983e4afbf88e9.jpeg

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王文清捧回了脱贫攻坚奉献奖。


西部网讯(记者 周金柱 宋洋)从昔日贫困村走出的打工仔,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仅仅用了7年,便带动村民种吊瓜,从最初的89亩种植面积到目前的上万亩,产值突破3000万元。


今年10月,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1983年出生的西乡小伙王文清捧回了脱贫攻坚奉献奖。而他却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政府的关怀,这份恩情一定要加倍报答!”


打工10年 找回创业致富金点子


提起吊瓜,目前在西乡县,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成为了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宝葫芦”。


3fef188c61f992a3a7481def95cc6702.jpeg

目前,由吊瓜子制作成的产品丰富。


11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承办的“决胜2020·陕西担当”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西乡县白龙塘镇碾子沟村的汉牧园吊瓜专业合作社。


记者看到,院子里摆满了刚收回的吊瓜籽,旁边的厂房内传出机器运转发出的“嗡嗡”声,而挂着“汉中宏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牌匾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已经包装好的吊瓜籽产品。


汉中宏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清今年只有37岁,他不仅是“汉牧园吊瓜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也被大家称为“吊瓜大王”。


dc04314b7a1774e174589fa4ff965e8d.jpeg

村民们将收获的吊瓜子卖到了合作社。


“在外打工10年,最后我就看准了这个项目。”王文清说,“吊瓜一年种,后面几年光维护就可以了,一年能收几回,对农民来说效益非常不错。”


原来,2002年为了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不满20岁的王文清决定离开家乡远赴江浙沪打工。十几年里,他跑过业务、开过五金店。“在外漂泊,我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回忆起那段岁月时,王文清说。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外打工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用吊瓜籽制成的产品,也找到了一个致富的门路。“我想起我家里以前种过,但都是卖给药贩子了,没想到还能制成吊瓜籽。”王文清说,随后他便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浙江等地的吊瓜种植产业,他发现种植吊瓜的技术含量不高,吊瓜生长对季节的要求不强,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市场前景不错。


于是,2013年,王文清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将自己在外学到的吊瓜种植技术应用到流转的土地当中。


仅用7年 带动当地种植吊瓜上万亩


“要做就做最好,当时我就想,先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扩大种植面积,条件成熟了再上设备深加工。”王文清说。


但在当时,村民们对于王文清的想法却并不看好。


ccf5785086a930906553fe6f350fe32e.jpeg

王文清现场向记者介绍吊瓜种植技术。


“作为传统种植的农民,我们认为种植吊瓜与种植玉米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品种,而且效益还是一个未知数”。村民的说法,对当时满怀热情的王文清来说这无疑是一盆冷水,看不到前景的群众宁愿把土地撂荒,也不愿意参与种植。


原来,碾子沟村地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40余公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长期以来,这里的地只能种些玉米、土豆等作物,村里大部分人都靠着外出务工谋生。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


然而,看似文文弱弱的王文清,实际却是个倔脾气。“别人不种,我自己种。”


随后,他便以极低的价格流转了30亩土地尝试种植,同时发动自己的亲舅舅以及村支书也分别种了30亩和29亩,这就是最初总共的89亩地。


然而,没想到种植吊瓜的第一年,每亩收益就达到2500元,到第二年收益已经达到3500元。


王文清引进种植吊瓜成功,在村里引起了轰动,很快就有50余户村民也跟着他开始种植。随后,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带动上万亩的种植规模。


“一亩地能产吊瓜子200公斤左右,公司以每公斤20元的保底价收购,农民每年都能挣不少钱,还不耽误平时外出务工。”村民张明吉说。


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种起了吊瓜,如今在白龙塘镇,以前撂荒的土地都得到了有效利用,一些农民还跑到周边镇子去流转土地。


“以前土地撂荒不值钱,现在不仅成了‘香饽饽’,还租不到。”王文清说。


成立合作社 走出产业脱贫致富新路子


王文清的举动,让正在为村民寻找致富产业的西乡县政府眼前一亮。


2015年,在西乡县政协的倾力帮助和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种植户成立了“西乡县汉牧园吊瓜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户分散种植、产业抱团发展的贫困户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d608b64f590a84e9df3680eeb0e4e99c.jpeg

村民将收获的吊瓜子卖到了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多名成员决定,凡是家庭贫困的农户,有意愿种植吊瓜的,我们在免费提供部分种苗和技术的同时,签订固定回收价格,保证他们有的稳定收入。”王文清说,当年种植吊瓜2000亩,其中碾子沟村就种植了1730亩。


2016年,吊瓜种植面积、总产量不断提升。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销售渠道单一,吊瓜子价格被收购商牢牢掐住咽喉。为此种植户骨干多次讨论,决定成立“汉中宏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县多部门的帮助下不仅注册了“汉牧园”牌吊瓜子商标,还办理了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然而,就在当年年底消费市场的紧缩导致吊瓜子大宗收购价格一落千丈。为了信守诺言,王文清依然按承诺价格收购贫困户吊瓜子120吨,看着满仓库的瓜子,内心非常焦虑。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我四处找销路,处处碰壁,心急如焚,每当看到农民收获的吊瓜子卖不出去,明年的销路又何去何从,我彻夜难眠,压力山大。”王文清说。


1c37d037efbf722b4f98388df830f011.jpeg

记者们现场品尝吊瓜子。


得知王文清所处困境的消息后,2017年初,西乡县经贸局、电商办指导他将渠道放在网上,进而扩大销售渠道。


“当年我参加了中国汉中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主题会议,使我眼前一亮,有了农产品销售新思路。”王文清说,会后他又参加了县经贸局、电商办组织的电商培训,通过专家对农村农产品网络销售讲解以及农村电商成功经验的分享,并认识多位业内人士,真正找到了电商网络销售产品的渠道。


随后,在县邮政一步到位的物流服务中,又解决了他发货的难题,网上销售迅速打开了局面。


“普通吊瓜籽只卖13元1斤,加工成商品瓜籽后每斤能卖30-40元人民币,重要的是我已建起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吊瓜籽、干豇豆等特色产品俏销全国大中城市。”王文清说。


目前,王文清以碾子沟村为基地发展的吊瓜产业,辐射当地11个村以及勉县、洋县、石泉等地,种植面积达1.6万余亩,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而就在今年10月,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还捧回了脱贫攻坚奉献奖。


说起以后的打算,王文清说,他明年还将再扩种上千亩,再上一批新设备,将西乡的吊瓜加工产业做强做大。



跨省旅游恢复 2020年暑期来陕游玩指南请查收

7月19日,古都西安全面恢复跨省旅游,还推出 …

陕西一季度进出口增速全国第六

4月24日,记者从西安海关举行的2020年一季度 …

春节假期来西安 感受最具中国味的文化盛宴

再过不久,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又要响起。12月2 …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