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社会

云南无臂乡村教师代课18年:燃灯者也需被照亮和温暖

发布日期:2021-11-30 | 来源:北京青年报 
核心提示:近日,云南乡村教师江声发用10厘米残肢绑着粉笔写板书、用衣服当黑板擦的视频,引发热议。从一开始的每月代课费165元到现在的1500元,执教18年来,江声发始终是一名代课教师,这几年来他也想过转正,但“逢进必考”的政策有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他早已错过。



近日,云南乡村教师江声发用10厘米残肢绑着粉笔写板书、用衣服当黑板擦的视频,引发热议。从一开始的每月代课费165元到现在的1500元,执教18年来,江声发始终是一名代课教师,这几年来他也想过转正,但“逢进必考”的政策有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他早已错过。


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让一些普通人也有机会成为公众注意力的焦点。30岁开始成为一名代课教师,江声发用18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坚持,点燃了西南边陲山村孩子们的希望之灯。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乡村教师也渴望“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他们也期盼“生活上多些保障,心灵上多些温暖”。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逢进必考”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然而,在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一些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理应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这并不会损伤规则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转正的江声发,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作为燃灯者的他,自己也需要被照亮和温暖。


教育承载着无数学生和家长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用烛光点亮农家子弟的人生梦想,290多万乡村老师作为“燃灯者”,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更多孩子走出乡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用爱心、智慧和汗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无数的农家子弟拥有了打破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不论是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还是培训交流机会越来越多,抑或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乡村教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价值认同。只不过,依然有少数和江声发一样的乡村老师,没有得到足够的体恤与关爱。为江声发们提供一种制度化的接纳渠道,让他们早日实现转正的梦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善意和温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不管是否被看见,许多乡村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乡村教师的讲台和黑板,关系着千千万万农家子弟的命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用更有品质的乡村教育来激活社会流动,让乡村和城市携手走进现代中国。尊重和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呵护中国的未来。


        延伸阅读:云南无臂乡村教师江声发代课村小18年 渴望有朝一日转正(澎湃新闻



日,云南乡村教师江声发用10厘米残肢绑着粉笔写板书、用衣服当黑板擦的视频,冲上了微博热搜榜,不少网友都惊叹于板书字体的工整,却不知道这背后是一名残疾人18年来日复一日苦练的成果。


1996年,一场意外让年轻的江声发失去了双臂,随后妻离母逝,让他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但村民举荐他成为代课老师后,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他又重拾信心。尽管山路崎岖、环境艰苦、工资微薄,但他一教就是18年,将一批又一批学生送出大山。


“是这些学生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如今已经47岁的江声发,站在讲台上讲课时依然声音洪亮、笔力遒劲,代课18年的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转正。


江声发


残肢书写黑白岁月


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中,江声发有一张照片是这样的,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粉笔用布条绑在残肢上,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竹石》与《劝学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照片中还没写完的这两句诗,就像是他这二十多年来的人生总结。


江声发写得一手整齐的板书


江声发是云南威信县安乐村人,1996年的冬天,一场罕见的暴雪压垮了村里的电线,当时22岁的江声发参与抢修电线,却不幸被高压电击成重伤。醒来后,已经失去了双臂。为了救他,家中欠下了不少债务,第二年妻子抛下了尚在襁褓中的儿子离家出走,再无音讯,母亲不久也患病离世。


身体突然变残疾,再加上妻离母逝,江声发一度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毫无希望,为了儿子才坚持下来。在失去双臂的前两年,江声发无法下地劳作,一度外出乞讨。“后来觉得太没有尊严了,开始学自己生活。”一段时间下来,他不仅能自己洗衣服、做饭、洗脸,还能帮哥嫂运化肥、运庄稼。


重新“学会”生活后,江声发才开始燃起一点信心。2003年,村里大山教学点(以下简称大山小学)里唯一的老教师退休了。在这个西南边陲山村,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务工,留下的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老人和幼童,“我们地方偏,条件苦,外面的老师也不愿意来。”在家长们一筹莫展之际,有村民推荐了江声发,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学历。


“我本来觉得自己没经验,怕误人子弟,但如果我不去上课,孩子们就要到更远的地方去读书。”就这样,30岁的江声发成为了一名代课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对江声发最大的挑战就是板书,“我做了个铝合金管子,用布袋绑在残肢上,再把粉笔插上去写,但力道很难控制,力气大了粉笔会断,轻了又写不上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天放学江声发会留下再练两三个小时,时在家里,大门板、桌子、水泥地上都是他的练场地。一个星期后江声发才慢慢找到写粉笔字的诀窍。


最初的学校,地势坑洼,只有一间教室和一个逼仄的办公室。石头砌起来的房子,冬天漏风格外冷,但为了方便写字,即使零下四五度,江声发也总是穿得很少,尤其是绑粉笔的残肢,只有薄薄一层衬衣,冬天常常会生冻疮。


这些细节学生们也都看在眼里。目前正在四川大学读研的江庆还记得,每次上课前,江声发都会让学生帮他把笔套绑在残肢上,“江老师一般只要能自己完成的,都不麻烦学生,但绑笔套比较复杂,绑松了笔会掉,上课的时候就要重新绑,为了不影响上课,江老师都让我们绑紧一点,再紧一点,残肢都勒得通红。”


在江庆的记忆里,江声发总是满身、满脸的粉尘。“江老师的残肢比较短,写板书的时候就要很靠黑板才行,擦黑板的时候他也不让我们帮忙,都是自己用残肢或衣服擦,一节课下来,身上和脸上就都是粉笔灰,有时候一遍讲课一遍擦,嘴里也都是粉笔灰。”尽管已经毕业十多年了,回忆起江老师给他们上课的场景,江庆还是觉得历历在目。


作为大山小学唯一的教师,江声发需要负责学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所有科目,在唯一的教室里,江声发把学生们分为两拨,给一年级学生布置作业后,就赶紧给二年级学生上课,如此循环往复,一讲就是半天。


“条件确实比较艰苦,但我也没有想过放弃,因为受伤之后,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是在踏上讲台之后,孩子们给我带来了快乐、自信,让我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求之不得。”回忆起18年前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对于江声发而言,那是重生的开始。


江声发也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待,在执教的第一年,因为教学成绩优秀,江声发还得到过600元的奖金。


失去上肢的江声发如正常人一样干农活。


双脚踏遍山区崎路


在教书7年后,大山小学合并到安乐村的安乐小学,江声发也转成了安乐小学的代课教师。


安乐小学位于一个山沟里,距离江声发家有将4公里的山路,每天早上江声发6点起床,7点出门,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冬天我们这个地方经常下雨,阴雨绵绵的,土路泥泞。孩子们来上学的时候在路上经常摔跤,到学校就是满身泥水,得放学回家才能换洗。”当记者问及山路崎岖,冬天是不是格外难走时,江声发首先想到的还是学生,但实际上雨雪天的土路,对他更不友好。


失去双臂也影响了他的身体衡,有时走快一点就会摔跤。一年冬天,山上下了罕见的暴雪,江声发深一脚浅一脚赶着去学校,一不小心滑倒在了悬崖边上,挣扎了许久都没能爬起来,“当时心里着急,但越挣扎离悬崖越,就不敢动了。”江声发躺在地上大声呼救,遇到一个村民,才把他从雪地里扶起来。但到学校后,他没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后来村民将这件事说了出去,校长听闻后,特批江声发雨雪天不用来上课,但被江声发拒绝了,“像我这样没有双臂摔跤,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一次摔跤就耽误孩子们的课程。”


在成为教师后,江声发常常忘记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他像所有教师一样,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空闲时间就去学生家家访。


学生江庆还记得,他上小学时教室里的学生人数一直在变化,每次有学生不来上课,放学后江声发就会去学生家家访,“他会给家长们做思想工作,耐心和那些调皮不想上课的孩子聊。我也是在那时在江老师的鼓励和感染下,有了努力学走出大山的想法,才能从一所山区小学走到县城初中、市一中、川大。”


回老家时,江庆经常去看望江声发。他记得有一年寒假,江声发让他陪同一起去看望几个学生,“当时天气非常寒冷,还下着小雨,路面泥泞不堪的,我和江老师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第一个学生家。”江庆说,那个学生家里非常困难,居住的房子还是草房,江声发虽然自己也不宽裕,但还是资助了学生,还帮学生联系爱心人士。“后面又踏着泥泞的山路去另一个同学家,那个同学因为家境准备放弃学业时,又是江老师大老远跑来给学生和家长做思想工作,这个学生才重返校园。”江庆陪同江声发走了一天的山路,家访回来浑身都被雨淋湿了,而这是江声发的教学日常。


今年1月,江声发被推举成为大山村民小组组长,国庆期间,土路被雨水冲刷得无法通行,江声发组织了两台挖掘机来村子里维修,三十多度的高温下,江声发被晒得脱皮,一声不吭,直至道路修好。


学生们上学的土路,江声发希望有朝一日能硬化。


“我目前最大的希望还是看看能从什么渠道帮助我们硬化这条山路,一是孩子们上学不方便,二是村民们出行不方便,如果能把这条路硬化已经是我最大的幸运了。”江声发说。


江声发用嘴翻阅书本。


渴望有朝一日转正


从一开始的每月代课费165元到现在的1500元,执教18年来,江声发的收入始终微薄。2013年,有媒体关注到了江声发的事迹,报道后一下让江声发成为了当地名人。


当时,有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专门找到江声发,聘请他到培训机构做讲师,并提出了不低于10万元的年薪,但被江声发拒绝了,“我不是为了钱才当老师的,而是山里的这些孩子们给了我活下去的自信和勇气。”


名气并没有让江声发的生活有过多改善,但让他开心的是,通过自己的事迹,有不少爱心人士关注到了山区学校,给学校捐赠了课桌椅、电脑等。


江声发说自己年轻时就经历过人生的重大挫折,对于金钱和声望并不在意,只有“老师”这个身份,让他格外珍视。


18年来,江声发始终是一名代课教师,这几年来他也想过转正,但“逢进必考”的政策有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他早已错过了。


这些年江声发先后被评为昭通好人、云南最美教师、云南好人、中国好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江声发想继续教下去,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转正,但面对未来,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有一天真的被辞退了,我想在村里做义务补课,为留守儿童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江声发略感欣慰的是,如今他的儿子也在四川德阳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继续着他所热爱的事业。



来源:澎湃新闻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