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书画 > 名家访谈

何海霞:讴歌时代的泼彩画家

发布日期:2021-04-06 | 来源:陕西日报 
核心提示:出身于张大千的大风堂,成名于长安画派,隆盛于晚年的自我变革,何海霞的人生从北京出发,辗转于西南和西北,俯仰之间充满了坎坷和奔波,堪称百年中国画坛的一个缩影。



b4d0927c2a0405f21a24922d1b66a9b3.jpeg


bb380c227c06ad23f5391acc847996ee.jpeg


212890fa6ea074b2176e6cfc02258656.jpeg

西岳太华 何海霞作

f1805b7a63917a38844ac4d3de9a7b3e.jpeg

山村小景 何海霞作

eda7e213ae4027b36249ceaffcc44d0a.jpeg

江天楼阁 何海霞作


出身于张大千的大风堂,成名于长安画派,隆盛于晚年的自我变革,何海霞的人生从北京出发,辗转于西南和西北,俯仰之间充满了坎坷和奔波,堪称百年中国画坛的一个缩影。


徐悲鸿称张大千是五百年来第一人,尤其是山水画方面特别突出。而类张大千之技法全能者,唯何海霞耳。因为他既通传统的多面性,又能融汇现代文化精神。他能放笔作鸿篇巨制,笔墨酣畅,游刃有余,也可作寸缣尺幅,而得千里之势。他可以泼墨大写,气势恢宏,也可以工笔重彩,辉煌灿烂。他能从传统中走出来,去面对自然,赋予传统以内在的新生命,又能在面向现代时,以深厚的传统底蕴,展现当代人的审美观念,是位思接千载、追随时代的画家。


“在我的一生中,先是画古人,后是画老师,再后是画生活、画政治,最后才是画自己。”何海霞是这样说的,他的一生也是这样过的。


师传统 挖掘传统深度


1908年10月,何海霞出生在北京复兴门的一个满族家庭。父亲何子元以写字刻版印刷为业,善于书法,宋体、欧体、唐人小楷各种字体,无一不精,当时北京城许多印局的线装书封面题款皆出于其手。何海霞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学名登瀛,因其母无女,十四岁时改名海霞。何海霞小时候曾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等典籍,读完高小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何海霞的绘画是从北京琉璃厂起步的。他的老师韩公典是位传统功力扎实但名不见经传的琉璃厂坐堂民间画师。学徒期间,他从吴门画派入手,大量临摹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作品和袁江、袁耀作品,练得扎实的功底。同时,他临仿字画、补画、补字,浏览大量古代字画真迹,从此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也懂得了字画鉴定知识。


学徒满后,何海霞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1926年,他加入当时北平社会上最具权威的画坛群体“中国画学研究会”, 1927年由于在日本举办的“日中绘画联展”上获得好评而被破格提为研究会的评议员。在此期间,他结交画坛名流金城(北楼)、寿石公、周肇祥等人,并有机会出入故宫观摩五代宋初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大家的作品。从此他的画风逐渐转变,颇具浑厚苍茫、雄健之感。


1935年,张大千先生多次在北京开画展,何海霞十分仰慕。后经张佩卿介绍,何海霞拜入张大千门下。自此,何海霞受到张大千的艺术熏陶和培养,在文人画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在诗词、题跋、章款方面得到提高,传统绘画和书法功力更加深厚。抗战爆发后,张大千前往四川,师生一别数年。直到抗战胜利后张大千再返北京,师生重逢,何海霞再次跟随师父身边,并一起入蜀游历。他多次和大千先生合作作品,并被众多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机构收藏。


师造化 开拓生活广度


20世纪50年代初,张大千赴印度开画展,由于时局变化而留居国外。何海霞在从四川返回北京的途中滞留西安,自此便与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的工作生活,何海霞将人生最珍贵的年华给予西安,而这座古都也成就了何海霞。


初到西安时,他在西安卫生宣教馆从事宣教工作。1956年,赵望云、石鲁组建西安美协(现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何海霞被调入成为国家专业画家。在此期间,他和石鲁、赵望云等人深入生活,走遍三秦大地,大量写生创作,互相学习,研究探讨艺术。他从赵望云那里学习到中国画的写生之路、以生活为源泉,从石鲁那里学到革命的浪漫主义和艺术的夸张主义,使他认识到传统和生活的关系。


这个时期是他由传统转型生活创作的裂变时期,他非常注重深入生活,开始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来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发展,创作出了《西坡烟雨》《宝成铁路》《驯服黄河》《锦绣山谷图》等传世之作。1960年到1962年,他应聘到中央美院授课,当时的素描和新的教学方式给了他新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初,西安美协创作研究室的作品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进行全国巡回展。作品群体画风的震撼,个人风格、地方特点的突出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轰动了当时的画坛。由于鲜明的宗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时代感召力,他们被公认为长安画派。从此长安画派以创新的意识,立足于画坛。赵望云、石鲁、何海霞也被誉为“长安三杰”。


多年的文化滋养和生活历练,让何海霞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了更多思考和认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他的创作题材开始从长安画派的生活内容转向秦岭大山水,而这一改变也为他晚年艺术风格的转变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何海霞应文化部邀请赴北京作画。几年中,他先后创作了30余幅巨幅金碧青绿山水画,如《大地长春》《爱我河山》《庐山图》等。此时,他的巨幅青绿山水画已誉满画坛,大放异彩。


师己心 蓄养心源高度


1984年,何海霞调回北京工作,在中国画研究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的何海霞更加勤奋,一心要“为后人留点东西”。他甩开生活的枷锁,开始了疯狂的巨著创作。


1985年,他作为艺术顾问随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向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赠送画作《松风海水图》,中曾根回赠自作《富士山》一幅答谢。1986年,他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人画展,并将《看山还看祖国山》《泰山图》两幅巨幅山水画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收藏。1990年他再次访日,与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会晤,他们互赠画册、切磋画艺。他在香港、新加坡多次举办画展,和海外华人艺术家交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他立足中华民族传统,兼容并蓄,不断推进自我创新,紧跟时代步伐。


此时,他的画风已经进入我用我法、随心所欲的境界,作品充分抒发着他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大自然的胸怀,也真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貌。


这一时期,何海霞的创作大多为辉煌巨著。对此,他曾多次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有辉煌的色彩,应该有黄钟大吕。小情调好不好?应该和这样的时代相配才好。”他做到了初返京城“占领墙面”的抱负,完成了“以铁板琵琶,钟鼓笙笛,高奏黄钟大吕”的艺术理想。“金碧青绿山水第一人”的称谓也在这个阶段形成。


晚年的何海霞已经硕果累累,但遗憾的是,他开过无数次画展,就是没有在中国美术馆开一个独立的自己的画展。他总是不满意自己,总想拿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观众。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他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要做的事还很多,常常半夜起来,写自己的艺术总结,或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艺术心得。年近九十高龄,每天还要站着画两三个小时,再作两三个小时的笔记。


他去世的前一年,将自己创作的准备在美术馆展出的46幅国画精品捐赠给国家,又将国家奖励的20万元捐赠给甘肃裕固族自治区红湾小学。1998年8月5日21时,他走了,带着在中国美术馆做个展的愿望。而中国美术馆在他的百年诞辰为其做个展时,斯人已去。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哪个派,哪个家,都是画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一切笔墨都来源于生活。”正是长期浸泡在生活中,对艺术不断探索,何海霞才创造了青绿重彩与大写意笔法相结合的形式,为山水画发展史树起一个新的里程碑,丰富了长安画派的技法形式,也将中国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何先生做到了。(柏桦)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 柏桦翻拍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