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专题

彩墨相映 情景交融——观周鸿石彩墨山水有感

发布日期:2019-05-01 | 来源:新西部在线 中国 
核心提示:周鸿石,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山水专业。现为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国画院院长。


周鸿石近影


       周鸿石,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山水专业。 现为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国画院院长。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历史雕塑创作基地主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历史雕塑原创者。


(文:西安美院 李时兵)


      艺无止境, 一个真正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永不停歇。在某个阶段,往往面临禅宗所谓“顿悟”的境界,那就是要求创新、变法。这一“变”,在其艺术生命中极其重要。周鸿石先生的艺术道路,近十余年来,也在求变:第一阶段,专功雕塑,创作了大型主题雕塑,在业界获得好评;第二阶段,由雕塑转入绘画,是为跨界之变。他由追随西安美院姬国强教授、李玉田教授学习水墨,并向长安大学范崇岷教授请益,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在人物画、特别是鞍马创作上佳作连连;第三阶段,探索国画写生道路,走万里路,深入生活使其作品富于时代气息,专研山水画创作,对泼彩山水情有独钟。周鸿石先生总结以前的道路,解放思想,发挥个性,在自由创作的环境中,把三个阶段的经历去粗存精,孜孜不倦地进行他自己的新探索,即现阶段的泼彩山水画创作。周鸿石先生艺术道路上的三个阶段,都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师古人、师今人和师造化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可以说,如果没有跨界带来的宽厚的艺术视野和领悟力、表现力,没有对良师益友的转师多益、广采博取,没有厚实的生活功底,就不可能有周鸿石先生推陈出新的阶段性成就。


      中国画讲究“气韵”,特别是山水画追求“气韵生动”。南齐谢赫的“六法”,将“气韵生动”视为最高准则;五代荆浩在《笔法记》里提出“六要”其中前两位即“气”与“韵”;清代的张庚在《图画精意识》提出论“气韵”;清代戴熙在《题画偶录》也说:“笔墨在境象之外,气韵又在笔墨之外。”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的窍妙。“气韵”虽在笔墨、境象之外,但它又是笔墨、色彩、境象、布局的总和,笔墨、境象等等是可见的、具象的,而气韵生动则是只能意会的境界。


周鸿石作品《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019新年伊始,得以见周鸿石先生泼彩新作。观之,以崭新的手法,表现一种清2019新年伊始,得以见周鸿石先生泼彩新作。观之,以崭新的手法,表现一种清新灵润之境。这是他艺术生涯中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体会出“境象笔墨之外,别有画在”。这些作品有的空灵、有的氲氤 ;有的染后加皴、有的浓皴重染……这些笔墨变化,却始终以气韵为审美旨归,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加上部分十分精到的点睛之笔:例如《峡江行舟》的运航、《峻岭激流》的屋宇和《峡江行》的飞鸟等,不一而足。都以刻苦经营的构图,恰当的泼彩表达,加上笔墨的挥洒,更加显出气韵生动之势。周鸿石先生的泼彩新作多为构图丰满、层次分明、气氛和谐、清秀细润,都与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分不开。他认为,泼彩在尝试运用西洋的水彩画的对比色、调和色、灰颜色,要有强烈的色彩感,又要把中国传统水墨的笔情墨趣,不失水墨的神韵,这是根本。常识告诉我们,艺术家唯有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创作出情景交融、以情动人的常识告诉我们,艺术家唯有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创作出情景交融、以情动人的作品,周鸿石先生的创作历程,也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致力于笔墨技法的钻研的同时,满怀对生活的激情,旅行写生。足迹踏遍西北边疆和东南沿海,这些远足活动使他的思想产生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古人山水中的各种皴、擦、点、染,无非是从真山真水中体会运用到笔墨上的,而这种体会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需要有对社会、对生活的激情。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将首先依赖于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及对人民、对乡土、对艺术抱有无限的激情。周鸿石先生是北方人,但他亦钟情南方之景,如《峡江行舟》就是用画笔来表达诗一样迷人的祖国江山的作品:远山如眉,小舟轻泛,近处冈峦环绕,民居濒江,生机盎然。这种对水景的描绘之鲜活,使人忘却了周鸿石先生这位来自祖国西北的画家。 


周鸿石作品《峡江行》


      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置首的即为“论山”和“论水”,并提出强调画家要博学广识,师造化之理及师古人格法;元代饶自然在《山水家法》中提出“绘宗十二忌”:“滃淡失宜不论水墨、设色、金碧,即以墨沈嗡淡,须要浅深得宜……”;对古代画理画论周鸿石先生是成熟于胸的,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领会了现代真实山水和古代山水的差别,从而在深入传统之后又吸取新的时代感受,产生激情,通过新的章法和笔墨,来表现今天的江山。这就使得他的作品的赋予时代气息、情景交融。例如他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淋漓的水墨,不但色调和谐,而且这种艺术处理十分浑成自然,是一幅“有墨有彩”、“有取有舍”的山水之作,而不是自然主义的风景写生的作品。这类创新的作品是不少的。


周鸿石作品《峡江行舟》


       新年来,周鸿石先生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自已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不断吸取新的营养,继续探索。泼彩、泼墨和传统技法的勾勒、皴擦非常自然地融于一体,创作了一批风貌全新的山水画小品,做出了可喜的尝试。


      谈及变法革新之路,笔者曾与周鸿石先生做过多次长谈。变法,从何变起?周鸿石说,是从色彩和造型上变起的。在色彩上,他将西画的着色方法移植到中国画中来;在造型上,他又将西画的块面构成融会到中国画的线条造型中来。他从画册中看到了张大千、刘海粟和宋文治等诸家的泼彩作品,启发了他的变法思路。他下决心要走一条与前人不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泼彩道路。他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大胆借鉴张大千的泼彩技法,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不断开拓变革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境界。探索山水画写生的道路,行万里路,壮游名山大川,深入生活,不断开掘艺术源泉……如此,创作了一批题材新、笔墨新、意境新的山水画。  纵观周鸿石的泼彩新作,有其的特色反映了他的艺术个性和修养: 其一、从泼色上看,喜用淡彩泼墨,清淡素雅,是淡泼彩;其二、从接笔上看,在处理、收拾泼彩产生的抽象块面造型时,往往根据构图的需要,加入传统皴法,使抽象、无形的块面与变化了的传统皴法相结合,意在强化抽象中的具象、无形中的有形、不似中的相似;其三、在点景处理上,以现代房屋建筑、车船、人物、骏马等点景,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和生活情趣。


周鸿石作品《峻岭激流》


       2019年,周鸿石先后创作了《峡江行舟》、《峻岭激流》、《峡江行》、《江河万里千帆过》、《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等一批泼彩佳作,与过往的水墨的作品相比,泼彩新作,以崭新的手法,表现一种清新灵秀面貌,这是他的整个创作生活中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从根本上来说,泼彩也有一个立意,也有一个意境的深化和开发的问题,而意境的深化和开发,又有赖手数十年积累起来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感受。 


周鸿石作品《江河万里千帆过》


      综上所述,周鸿石在他的艺术道路上所以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于他能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画的传统精华;在于他的勤学好问、笔耕不辍;在于他能紧随时代,坚持不懈地从自然造化中不断开掘出新的艺术源泉。假以时日,必将在艺术上取得更丰硕的成就!


(作者简介:李时兵,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师,艺术学博士、批评家、策展人。)



编辑:孙涛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