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文娱

帕尔哈提:讨厌"新疆歌王"称号

发布日期:2014-11-12 | 来源:天山网 

    这是帕尔哈提第一次唱中文歌曲。他是被邀请来的。在海选之前,节目组曾通过电话、信件、微博私信等方式,联系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资深音乐家,包括艾斯卡尔、克尔曼等人,希望他们能推荐适合参赛的新疆歌手。艾斯卡尔透露,节目组提出请求时提起,要求“多推几个新疆的维吾尔人”。但帕尔哈提并不在艾斯卡尔和克尔曼的推荐之中。今年4月前后,节目组奔赴新疆,寻找参赛人选,有意给舞台增添异域风情。在这次寻找之旅中,他们在一家餐厅发现了驻唱的帕尔哈提。参加海选的维族歌手亦不止帕尔哈提一人。专注于推广新疆音乐的德威龙文化公司,就向《好声音》推送了旗下一批新疆歌手。


    台上不擅汉语,异域来客显得寡言羞涩,同时真挚。他感人的家庭故事打动观众,包括他为逝去父母所写的维语歌曲。在与队友王卓的PK赛中,帕尔哈提获胜,却不肯让导师汪峰举起他的手以示胜利。因为赛前王卓一句句为自己解读歌词,帕尔哈提认为胜利来得“不公平”。这一细节,同那句“我没有梦想,是梦想来找我”一起,让人们记住他。


    这个嗓音特别、情感朴素的32岁新疆男人,迅速激发起听者的好奇和热情,他被人们喊为“老帕”、“帕叔”,经历了重新被发现的过程。


    这其中包括几段视频(精选)。一个是他的独唱,维语民歌,伴奏的是外国交响乐团;另一个是乐队演出,帕尔哈提反戴着鸭舌帽,抱着电吉他在台上纵情表演,气氛特别high。舞台上有老外伴奏,底下跳舞的全是外国人。


    这两段记录的是他在德国的经历。2010年,帕尔哈提在乌鲁木齐演出时,经朋友Mukaddas介绍,被德国音乐节导演Michael Dreyer发现。那天在乌鲁木齐,帕尔哈提和妻子在台上表演,人们在底下尖叫,氛围很好。帕尔哈提演唱了一首来自新疆南部的维吾尔族传统歌曲《刀郎木卡姆》。他把歌曲改编成了摇滚版本,异常特别。“这个传统音乐和摇滚音乐的结合非常新鲜,令人兴奋,那是一个转折点。”Michael Dreyer正是被这首歌打动。


    导演向帕尔哈提和他的乐队发出音乐节的邀请。之后四年,“酸奶”成为德国奥斯那布鲁克东方节(Morgenland Festival Osnabruck)的常客。它同时成为由音乐节衍生出来的乐队“All star Band”的一员。


    音乐节上,德国的观众会尖叫“帕尔哈提!帕尔哈提!”用摇滚明星的礼遇对待他。“即使他们不懂歌词,也深爱他的歌曲,他们甚至能唱他的歌。我的一些朋友的孩子听过他的歌,就学会了几首。”Mukaddas现在是帕尔哈提的行政助理。


    那首《刀郎木卡姆》后来被收录在“酸奶”乐队的第一张专辑《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摇滚》中。这张2013年首发于德国的专辑包含九首歌曲,三首帕尔哈提创作、三首维吾尔族民歌、三首哈萨克族民歌。


    “这样显得公平。”帕尔哈提说,第一次录制只有三天时间,曲目就从乐队经常演唱的歌曲中挑选,包括两个民族的传统民歌和自己个人创作。专辑的出产过程用了近三年时间,前后录制两次。“酸奶”头一次去德国时,Michael Dreyer即提出录制专辑的建议,乐队欣然接受。录制地点选在奥斯那布鲁克城外一个由旧磨坊变身而来的工作室里。东方节及其制作公司支付了所有的费用。


    去年5月,专辑发行,并受到BBC Radio专题节目介绍和推荐。发行前一个月,帕尔哈提在微博上做预告,推介语却是“说实话不怎样”。专辑水准在他心中并未达到最高。Mukaddas说,“这张专辑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收入。这更像是他创作的一件艺术作品。”


    虽未曾在国内销售,但这张专辑连同他在德国、法国、荷兰、土耳其等地的演出经历,帮助他被更多的歌迷和更大的市场接受。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曾推出刀郎的德威龙文化公司看过“酸奶”在德国的演出后,即决定与乐队合作。


    这些被发现的过往,改变了帕尔哈提在《好声音》舞台上的面貌。除了是学员,他还作为一名成熟的音乐家。争议声势渐小,帕尔哈提得到更多的认同。


    一个清晰的、富有吸引力的形象设定,对于传播和知名度非常关键。而帕尔哈提似乎天然具有这样的形象,无需设计。这种吸引力源自他相对于这个舞台的特殊和陌生化。陌生化的来源,包括他的嗓音、音乐形式、民族、人生经历。而他在西方音乐界已经受到的认同,给这种陌生化进行加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